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黄泽韬分享了他从医以来的经历,以及他对于精神科工作、精神疾病诊断、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他讲述了疫情下精神科医生工作的变化,包括患者数量的增加、社会态度的改变,以及医患关系的变化。他还提到了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区别,强调了诊断只是人为建构的标签,真正的治疗对象是有具体感受的患者。黄泽韬强调了人文关怀在精神科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患者能够面对自己痛苦的欣慰。最后,他呼吁人们更加理解和接纳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以及重视精神健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疫情下精神科医生工作的变化
疫情使得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患者数量的增加、社会态度的改变以及医患关系的变化。
关键观点2: 精神科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在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环境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关注患者的感受和治疗。
关键观点3: 诊断只是人为建构的标签
尽管诊断标签是人为构建的,但患者的体验是真实的,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具体感受,而不是标签本身。
关键观点4: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精神科工作中,人文关怀不仅是额外的要求,而是工作的核心部分,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相互缠绕。
关键观点5: 精神科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共鸣,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患者的精神问题。
文章预览
2021 年 9 月,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我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 , 41.1% 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在我国所有类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 0.7% 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现代社会各种 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常见的除了抑郁症,还有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进食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 但多数患者却没有接受过治疗。这背后既有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也有精神科医生常被误解、不受信任的问题。 近几年,关于心理学、心理咨询的书籍越来越畅销,但人们对精神医学仍所知甚少,对精神科诊疗过程的想象还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他/她能得到怎样的支持?精神科医生可以帮上什么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