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解读了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执行中关于债务抵销的处理规则,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债务抵销在实现债务清偿功能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到了在执行实践中被执行人主张抵销权的客观情形。文章还讨论了第三人的债权审查、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抵销行为的认定,以及抵销行为对实际施工人权利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执行中债务抵销的处理规则解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债务抵销在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执行中的相关规则,包括实际施工人的权益保护、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抵销行为认定,以及抵销行为对执行程序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2: 实际施工人的债权审查
在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实际施工人的债权审查是重要环节。法院需要审查实际施工人的债权是否有效存在,是否涉及其他债权人利益等实体问题。
关键观点3: 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抵销行为的认定
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抵销行为在执行程序中需要谨慎认定。抵销行为可能涉及实际施工人的权益保护问题,法院需要审查抵销行为是否损害第三人或者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关键观点4: 案例解析
本文以具体案例为载体,深入剖析了债务抵销在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发包人和承包人权益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指引。
文章预览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向国慧 叶欣 来源:人民法院报 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执行中关于债务抵销的处理规则 ——《李某友与商丘鑫某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合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执行监督案(入库编号:2024-17-6-203-003)》解读 抵销能够实现债务清偿功能,相较一般意义的清偿,抵销能够降低清偿成本,在经济往来中具有积极意义。执行实践中也存在被执行人主张抵销权的客观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0号,2020年修正)第十九条就执行抵销的适用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在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与第三人权益密切相关案件的执行中,要认真审查发包人、承包人、实际施工人等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审慎适用执行抵销,避免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