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不坏
品牌策略专家,思考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策略与方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杨不坏

祛魅时刻:写作的流程与方法

杨不坏  · 公众号  ·  · 2024-06-24 09: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村上春树的写作流程以及作者个人的写作流程与方法。村上春树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过程包括四遍修改,从最初的灵感发展到最后的调色修正,并强调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对创作的重要性。作者自己的写作流程则包括从资料收集到最终定稿的七个步骤,并提倡职业创作者需要有工匠精神和非凡的纪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村上春树的写作流程

包括四遍修改,第一遍是灵感与框架,第二遍是A copy,第三遍是B copy,第四遍是调色,最终再沉淀一两个月,才会拿给妻子和出版社阅读修改。

关键观点2: 职业与业余的差别

在于纪律与流程,而非天才与平庸。职业创作者需要有工匠精神和非凡的纪律,才能持续创作。

关键观点3: 作者个人的写作流程与方法

包括拿到资料、思考选题观点、搭建内容框架、写作初稿、修改观点结构、预览排版、校对全文等七个步骤。

关键观点4: 创作的可持续性

所有可持续的创作,包括画画、编曲、拍电影、短视频等,要成为职业选手,都应该遵循严苛的工作纪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章预览

我是如何写出一篇观点清晰,逻辑严谨的 3000 字深度内容?村上春树如何完成一部长篇小说?我们来祛魅一下。 最近阅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面提到他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流程,自己要先写4遍,然后才拿给别人阅读。 第一遍是灵感与框架: 当已经酝酿好一个主题后,就作为一个工匠坐在书桌前,村上给自己的规定是每天写10页稿纸,每页400字,也就是要写4000字。日复一日不多不少,就写10页,如同工厂车间一样,直到写完。 很多人会觉得这一遍写完就已经是天才之作,只要校对修改即可发表。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第一遍写出来几乎是一部垃圾,逻辑不严谨,结构有矛盾,人物关系不明确。我称之为这是将最初的灵感发展出来,仅仅是个小说的框架。 第二遍勉强算是A copy: 第一稿完成后休息一周,然后进入第一轮修改,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