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一个由北大校友打造的名为Sid的AI智能体项目,该项目旨在创造1000个智能体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这些智能体具备自主运作、组织协作、亲人类动机和意识沟通等特征。文章还提到了几个有趣例子,如Roshi游戏智能体和模拟社会领导人的智能体。项目创始人Robert Yang是Altera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团队人才密度极高。项目得到了资本的认可,并进行了多轮融资。最后,文章讨论了AI智能体是否会取代人类的问题,并强调Altera的目标是增强人类体验,而非取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大校友打造的Sid项目创造了一个由1000个智能体构建的虚拟世界。
这些智能体拥有自主运作、组织协作等特征,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关键观点2: Altera平台是Sid项目的核心,旨在构建AI大脑。
该平台融合了前额叶皮层与感知、运动、情感和记忆模块,并致力于成为首家智能体消费产品的供应商。
关键观点3: 项目得到了资本的认可并进行了多轮融资。
Altera于年初得到了200万美金种子融资,三个月后再次融资900万美元。
关键观点4: AI智能体不会取代人类。
Altera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具有亲人类框架的Agent来增强人类体验,而非取代人类。
文章预览
一水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北大校友打造的1000个智能体「我的世界」,火爆AI圈! 随便一条推文,都能引来 几十万网友 围观: 在这里,有着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社会,包括文化、经济、宗教…… 每个智能体在 GPT-4 加持下,都是社会中独立自主的个体。 比如这位名叫 Olivia 的农民,受探险故事启发,曾中途决定撂下锄头去闯荡江湖… 它们以宝石(gem)作为统一货币,来完成物品交换。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贿赂乡民, 牧师 超越商人成了古希腊掌管财富的神(doge)。 开局之后,它们还懂分工合作,一起收集 300多个物品 搞基建。 在这方面,它们远远超过了英伟达Voyager、AutoGPT,以及普林斯顿谷歌提出的ReAct—— 在基准测试中,收集了比以往 多5倍 的不同物品。 这个项目代号 Sid ,由北大校友、MIT教授Robert Yang发起,最终目标是将智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