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首部国资央企系列AI微短剧《印记》中关于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松东李线路的历史。文章详细描述了松东李线路建设的挑战、建设过程以及现在的意义,强调了前辈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同时,也提到了中国电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能建在全球能源建设领域的成就和未来的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背景下首部国资央企系列AI微短剧《印记》的推出。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央视网联合制作的《印记》上线,讲述央企故事。
关键观点2: 松东李线路的历史意义。
松东李线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高压输电线路,邮票上的电力线路见证了电力工业的成长历程,象征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
关键观点3: 松东李线路建设的挑战和过程。
松东李线路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设备标准不统一、恶劣自然环境等。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克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建设。
关键观点4: 中国电网的迅猛发展和中国能建在全球能源建设领域的成就。
中国电网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能源企业中的佼佼者。中国能建作为行业领军者,在电力设计、能源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关键观点5: 中国能建的未来展望。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能建将继续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以科技进步为引领,以能源建设为使命,推动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能建力量’。”。
文章预览
小新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 穿越岁月尘烟,印刻国家记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央视网联合14家中央企业共同制作的首部国资央企系列AI微短剧《印记》于10月1日正式上线,在“国资小新”、央视网等平台持续播出, 讲述央企建设者们闪烁智慧、彰显担当、浸透血汗的故事。 今天为您带来第三篇, 《印记| 铁血丹心织电网 挺起大国“硬脊梁”!》 。 翻开历史的印记,一枚泛黄的邮票静静躺在桌面上,上面记录着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松东李线路建成的历史。邮票上,一条蜿蜒的能源电力线路穿越了山川湖海,仿佛诉说着那些年建设者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故事。 1955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