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撰写、审查和保护的内容。文章聚焦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的特殊性,对权利要求的各个步骤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各个步骤的内在逻辑。同时,对于软件产品类证据,确定了用户界面和后台实现对应关系的判断原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的特殊性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指通过计算机执行按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或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解决的方案。其审查标准除了一般性,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专利审查指南》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特殊性作出具体规定。
关键观点2: 权利要求的理解与撰写
对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需要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主流程入手,再细化到各分支流程,以厘清各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从方法权利要求各步骤的先后顺序上机械认定。
关键观点3: 软件产品类证据的公开内容的认定
对于软件产品类证据,用户界面和后台实现对应关系的判断原则是通过用户界面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后台实现属于证据的公开内容。在认定过程中,需遵循必然性原则,通过深入分析用户界面的触发时机和界面变化的连贯性来确定计算机程序处理方法。
文章预览
吴士芬 2007 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工作,现任复审和无效部电学申诉二处三级调研员、三级审查员。国家知识产权局骨干人才。作为主要执笔人承担多项学术课题研究,优秀课题研究人员。 【弁言小序】 准确把握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公开的技术内容,对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评判而言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撰写的特殊性,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深入分析权利要求的各个步骤,探寻各个步骤的内在逻辑,以做到整体并准确把握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软件产品类证据,确定了用户界面和后台实现对应关系的判断原则。 【理念阐述】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指为解决发明提出的问题,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