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庞元捷是一位预防医学领域的学者,她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专注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研究,主要关注脂肪肝。她在国际环境中进行多样的人群研究,并基于大规模一般人群队列开展病因学研究。她决定回国并加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年轻教师致力于传承医学教育。她的故事描绘了她在学术生涯中的坚韧和探索精神,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早期经历和教育
庞元捷在高中时期就对预防医学产生了兴趣,并在北京大学接受了医学预科教育。她的导师对她的影响深远,激发了她对预防医学的热情。
关键观点2: 留学经历
庞元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牛津大学深造,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人群研究经验,并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她对流行病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专注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研究。
关键观点3: 回国和职业发展
庞元捷决定回国并加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教。她致力于开展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以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传承医学教育的理想。
关键观点4: 教学理念与目标
庞元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她致力于开展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借鉴国外临床医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
庞元捷希望能在科学研究之余,深入开展医学教育研究,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她期望自己能成为教书育人接力中的一环,传承预防医学的火把。
文章预览
北大毕业后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 随后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从燕园初绽到海外深造 再到心系祖国、回归燕园的坚定信念 以预防医学为舟 以科学精神为帆 她破浪前行,守护健康 2008年秋天的一个周五下午,在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最大的107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名为《中国的卫生事业》的讲座,主讲者是 李立明 教授。18岁的 庞元捷 坐在台下,和同学们一起频频激动地鼓掌。作为 预防医学专业 的大一新生,她即将在北大本部接受一年的医学预科教育,而每周五下午的系列讲座,正是医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整十年之后, 李立明教授成为了庞元捷的博士后合作导师 。 举着火把引领无数人投身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泰山北斗”,
年少时点燃一腔心火的引路者,逐渐成了与自己并肩前行的同路人。在预防医学这片研究与实践的 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