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你好呀,这里是科研职场说。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自然)放榜的临近,申请书中的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也再次浮出水面。在最近的线上评审阶段,有人竟然抄袭评审专家的课题组发表的论文原图,作为自己前期研究成果。这种胆大包天的行为让评审专家直呼“胆子真够大的”。但在激烈的竞争中,铤而走险的人又何止这一位呢? 在申请项目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单凭课题的立意似乎已经不足以脱颖而出。申请人的履历和前期研究基础也成为了重要评分项。评审专家认为,申请人背景越强,顺利完成项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很多人不惜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美化自己的背景。然而,聪明人很多,但靠谱的人却非常稀缺。李嘉诚曾说:“做事,要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同理,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医疗职场,做一个靠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