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近期互联网上出现的热点事件,探讨了戾气扩散的原因和背后的利益链条,指出人们被戾气困住的现象。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戾气扩散的心理机制、网络商业模式和道德许可效应等,提醒人们在讨论时需关注事实和立场,并理性思考。最后,文章提出了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应如何对待戾气和网络舆论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概述了互联网热点事件和戾气扩散现象。
文章提到了钟睒睒、于东来等事件,以及网络上的愤怒情绪如何迅速传播,形成巨大的陷阱,粘住人们。
关键观点2: 文章分析了戾气扩散的心理机制。
文章指出人们对负面信息的关注是天生的,消极偏见导致人们更容易关注坏事和坏情绪。情绪感染使得负面情绪的传染速度更快,人们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
关键观点3: 文章探讨了网络商业模式和戾气扩散的关系。
文章指出流量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石,一些无良厂商通过编造谣言、引爆愤怒来吸引流量,形成“愤怒经济学”。流量食人鱼们通过引爆愤怒、编造谣言、流量变现等方式获利。
关键观点4: 文章提到了道德许可效应在戾气扩散中的作用。
当人们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之后,更容易做出过激行为。这种心理现象使得网暴者更容易突破道德底线,群体极化效应使得观点越来越极端。
关键观点5: 文章提出了信息爆炸时代应如何对待戾气和网络舆论的建议。
文章建议人们在讨论时需耐心等待和理性思考,而不是随意评判和跟风站队。真相需要时间,正义需要理性,善意需要守护。
文章预览
最近,互联网上挺热闹的。 先是钟睒睒在采访中,公开批评拼多多,喊话张一鸣,要求道歉。然后,是于东来不准胖东来员工要彩礼,付彩礼。以及,综艺《再见爱人》出圈,麦琳成为了婚姻问题的典型案例。还有,前体操选手转行擦边女主播…… 说起来,互联网上,好像很少能有这么一次,短时间集中出现这么多可供“讨论”的对象。 或者说得直白点,很少能一下子,有这么多能引起网友“对骂”的对象和观点:首富。爹味。婚内巨婴。擦边女主播。…… 于是,网友各持己见,吵得不可开交。热搜一个接一个,热度节节攀升,根据11月中旬百度指数显示,胖东来,麦琳的搜索指数是董宇辉的近10倍。打开微博话题“麦琳”,每一个讨论都过万。 但是,你发现没有? 在这些事的讨论中,都出现了同一个现象: 愤怒,总是跑得比真相快。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