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介绍了2024年版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断、治疗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建议。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做出适当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文章还提到了脓毒症的定义及其严重性,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治疗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脓毒症的定义及严重性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个体的严重疾病。
关键观点2: 诊断与建议
指南提出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增加≥2分时,应诊断为脓毒症。此外,还提到了使用筛查工具如快速SOFA(qSOFA)和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早期发现脓毒症的方法。
关键观点3: 感染源控制与影像学检查
指南建议尽早控制感染源,并对疑似脓毒症患者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初始液体复苏无反应的脓毒症患者,应在能够提供重症监护的设施中进行管理。
关键观点4: 抗菌药物治疗
指南建议使用革兰氏染色试验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并强调根据患者的经历和流行病学情况来推测致病微生物。此外,还提到了使用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调整药物剂量、持续或延长输注抗菌药物、治疗药物监测以及基于培养和敏感性结果的降阶梯治疗等建议。
关键观点5: 其他治疗与监测
指南还提到了使用β-D-葡聚糖试验作为停用抗真菌药物的指标、降钙素原作为停止抗菌治疗的指标,以及提供短期(≤7天)的脓毒症抗菌治疗等建议。
文章预览
脓毒症定义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个体的严重疾病。2024年版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是自2012年第一版出版以来的第四次修订,主要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做出适当决策,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关于脓毒症的诊断和抗菌治疗,指南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诊断和感染源控制 在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情况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增加≥2分时,诊断为脓毒症。脓毒症患者尽管接受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加压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血乳酸水平>2 mmol/L(18 mg/dL),诊断为脓毒性休克。 在普通病房和急诊室早期发现脓毒症的方法包括使用筛查工具,如快速SOFA (qSOFA)和早期预警评分。 疑似脓毒症患者在给药前至少采集两组血培养样本(良好实践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