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的现状、挑战和应对策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日益融入全球市场,但仍面临商业化预期不明朗、政策差异等挑战。专家建议企业应瞄准国际前沿临床需求,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政府应优化政策环境支持企业出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现状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创新药物交易,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在海外注册销售方面取得突破,广阔的全球市场直接推动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发展壮大。
关键观点2: 国际化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商业化问题、监管法规相对滞后、国际准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海外商业能力等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药品审批标准和流程存在显著差异,对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注册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观点3: 应对策略与建议
专家建议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应瞄准国际前沿的临床急需问题,敢于进行头对头的试验。同时,产业层面形成合力,鼓励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关注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国家层面应建立更优的发展生态,包括药品监管、医保体系和医疗体系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等。
文章预览
文 | 瞭望智库 张曙霞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全世界。”这句话已经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共识。 为何国内药企如此看重国际化?中国生物医药走出国门,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又有何意义?创新药国际化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产学研政各方应当如何协同发力,助推中国创新药加速“出海”惠及全球民众……围绕业内关心的关键议题,瞭望智库近日在京举办“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路径探索”研讨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行业企业及投资机构负责人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在会上讲话并参与讨论。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谢鹏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瞭望智库负责人万一也作了开场致辞。瞭望智库课题负责人郑文萍主持研讨会。 1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当前,融入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