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用户界面(HMI)与移动设备界面(Mobie-UI)的区别,包括姿态控制、内部空间、物理外设输入、多模态交互、智能驾驶/辅助及交通责任、行车安全以及个人和集体的差异。文章还提到了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以及HMI设计在主动安全和事故后的救助方面的考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汽车与手机的界面差异
汽车用户界面和移动设备界面作为GUI的分支,在姿态控制、内部空间、物理外设输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观点2: 多模态交互的区别
汽车必须工作在“多模态”的交互环境中,支持多种交互方式无缝切换,而手机当前页的多模态交互取决于具体APP的能力。
关键观点3: 智能驾驶/辅助及交通责任的不同
手机导航软件只能提供建议,无法对“交通责任”负责;而汽车的智能驾驶/智能辅助已经开始逐步介入交通责任的环节。
关键观点4: 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汽车的安全关乎交通安全和生命,复杂度很高。HMI设计需要考虑主动安全,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如何救助生命。
关键观点5: 个人和集体的差异
手机主要是个人数码设备,功能服务面向当前唯一用户;而汽车需要考虑驾驶员和乘员的需求,同一套系统的多个界面需要处理来自多位乘员的命令和需求。
文章预览
Human - Machine - Interface 简称HMI,目前代指[汽车用户界面]。 作为 GUI 的分支, Mobie-UI 就是[移动设备界面]。 它们的区别,几乎就是 Automotive Machine 和 Mobile Device 的区别。 第一,姿态控制 汽车和手机,都拥有传感器,比如陀螺仪、GPS、气压传感器。汽车的传感器数量和种类要远远大于手机,不仅如此:手机只能获取周边环境的数据,反馈给用户;但是汽车可以调节速度、动力、转向来改变某些环境数据。 汽车可以对行驶姿态进行自动控制,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手机却只能任由摆布,逆来顺受。 第二,内部空间 手机没有内部空间,它最多会操心自己的散热,如果过热,就会企图降低功耗。 汽车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它拥有内部空间,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座椅组合状态……等等。 第三,物理外设输入 越来越多的汽车设置依赖大型触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