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关于“做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包括其含义、误区和重要性。文章指出,“做自己”不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也不是叛逆和反抗,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来做出行为。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寻找支持真实自我的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做自己”是一个经常听到的词,但对其的理解和实践可能存在误区。
许多人可能认为“做自己”就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或者就是叛逆和反抗。但实际上,“做自己”是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来做出行为,同时保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关键观点2: “做自己”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个能够“做自己”的人,往往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包括自我一致性、内在秩序等。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来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外界的压力和评判所影响。
关键观点3: “做自己”需要寻找支持性的环境。
一个人能够在支持性的环境中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提高自我真实感。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亲密关系、朋友圈、工作环境等。如果暂时找不到这样的环境,个体可以在心里成为自己的盟友。
文章预览
大象按: “撕掉标签,不必在意他人目光,做自己就好”,“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我们总说,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无需模仿他人,也不必迎合世俗,做自己就好。 那么,如何才能做自己?什么时候我们才真的在做自己? 今天,🐘为大家来带 “简单心理” (ID:jdxl2000),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对于「做自己」的表现分析,希望能让你 找到自我的答案 。 / 图片来源:《老友记》 做自己,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词。但什么才是「做自己」? ▨ 同事小丽跟你关系不错,她请你帮忙写个方案。你没什么安排,这个方案也用不了很长时间,但朋友劝你:难道你也想当那种有求必应的职场老好人?要勇于拒绝,做自己! ——这时候,怎样才是「做自己」? ▨ 铭伟最近毕业找工作,老爸给他发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