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声OPINION

风声|为何再提房屋养老金?一个导火索和四个深层原因

风声OPINION  · 公众号  ·  · 2024-08-27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强调了激励相容的重要性,即要让业主真心认同这一制度,既符合业主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权力。作者介绍了房屋养老金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制度设计的考虑因素,并分析了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深层原因和存在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房屋养老金制度背景及现状

房屋养老金是近年来提出的制度,旨在保障房屋的安全性和维护房屋价值。该制度基于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但内涵和范围已经扩大。目前,房屋养老金制度已经进入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尚面临一些挑战。

关键观点2: 房屋养老金制度设计的考虑因素

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政府、业主和其他相关行动者的参与程度、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和资金使用等。设计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关键观点3: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深层原因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提出背后存在深层次原因,包括老旧房屋占比不断上升、现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稳住房价和化解楼市风险的需要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考虑。

关键观点4: 房屋养老金制度面临的挑战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减少、房价下跌趋势、住宅养老保险产品的丰富性和行动者的意愿等。此外,制度设计还需要考虑如何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和避免削弱业主的权力。

关键观点5: 自下而上的探索是重要补充

在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中,除了顶层设计之外,还需要重视自下而上的探索。通过鼓励业主、物业公司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解决房屋维修问题,同时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文章预览

   凤凰网原创     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关键是激励相容,即要让业主真心认同――这样做既符合业主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权力。 作者| 贾拥民 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房屋养老金”又一次引发热议。 国新办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对记者称“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对于房屋养老金,董建国特别强调“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这标志着“房屋养老金”这一筹划已久的制度正式进入了试点阶段。 “房屋养老金”这一概念容易让人联想到“个人养老金”,引发了舆论对是否需要公众额外出资以及是否为变相房产税的质疑。对此,住建部官网随后刊发多篇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