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解放日报

去世父亲微信账号被收回,“数字遗产”可以继承吗?

解放日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法律  · 2025-02-09 15:37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一则网友称已故父亲的微信账号消失引发社会关注。数字化时代,虚拟账号已成为个人数字资产的重要载体,引发关于账号继承、虚拟财产保护等问题的讨论。全球约有30%的网络账号处于长期休眠状态,面临被平台回收的风险。《民法典》规定保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但数字遗产继承存在法律争议。尽管社交平台服务协议中账号所有权归平台,但账号内的数字遗产如图片、文字等具有财产和非财产人身专属性质。美国等国外已开始立法解决数字遗产继承问题。我国也面临数字遗产继承的迫切需求,专家和立法者正在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也呼吁平台优化账号管理提示机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虚拟账号引发社会关注,关于继承权和财产权的讨论愈发激烈。

近期一个网友发帖称其已故父亲的微信账号消失,引发大众对数字时代虚拟账号及个人数字资产安全问题的关注。

关键观点2: 全球网络账号面临长期休眠后被平台回收的风险。

据统计,全球约有30%的网络账号处于长期休眠状态,这些“数字遗迹”面临着被平台回收的风险。

关键观点3: 《民法典》保护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但数字遗产继承存在法律争议。

法律规定保护虚拟财产,但对数字遗产的继承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社交平台的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只有使用权。

关键观点4: 国外开始立法解决数字遗产继承问题。

美国特拉华州等地已经就数字资产的继承问题专门立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观点5: 我国数字遗产继承需求迫切,专家和立法者正在寻找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资产的增加,我国数字遗产继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专家和立法者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包括鼓励个人对数字遗产进行生前管理等。


文章预览

近日,有条帖子登上热搜,网友称去世多年的爸爸微信账号突然消失,尽管微信官方人员主动提供帮助,但该账号已被注销,无法找回。 这条帖子引发网友们的强烈共鸣和讨论。数字化时代,虚拟账号已经成为个人数字资产的重要载体,这些账号中存储的不仅是数据,更承载着个人的记忆、情感和财产权益。 当账号持有人离世后,这些 虚拟账号能否被继承? 数字时代的这道世界难题,各国又是如何处理的? 虚拟账号受法律保护吗 “哭到停不下来,我和爸爸在世界上唯一的联络方式彻底消失了。” 网友发帖称,其爸爸去世近十年,想爸爸的时候会打开以前的聊天记录,或者去看看爸爸的朋友圈,最近却找不到爸爸的微信了。后来找到唯一一条爸爸评论过自己的朋友圈,爸爸的备注已经变成了初始昵称。 这个帖子很快激起共鸣,不少网友担忧逝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