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 那天吃饭时小朋友跟我说,他上初中时觉得好文章一定是华丽的,有很多形容词。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实在不明白哪里好在哪里。后来看那个电影《长安三万里》,才发现,那些文辞华丽的文章是能堆得出来的,这种句子可遇不可求。 “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是好的,世间总有诸多艰难险阻,你不觉间已经逾越。但他现在觉得更好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猿猴,这与人类极其相似的灵长类动物,还在那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叫着,是实写,也勾描出诗人未曾深入的苦境,有点像绘本上作为背景的阴影,影影绰绰中埋伏着无尽磨难。正是有了这阴影,才更显出作者逃离困厄的轻快。 我说古诗文里“猿啼”是常见的意象,比如《长干行》里的“五月不可见,猿声天上哀”,《登高》里的“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是古诗中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