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丙类目录的相关情况。该目录将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补充,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支持惠民保纳入。同时,丙类目录与乙类目录谈判同步开展,年内发布第一版。为减少行业影响,拟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围绕医保基金运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DRG/DIP 2.0方案、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创新药丙类目录、生育保险政策、医疗企业信用评级、药价虚高和药价腐败问题、医保基金预付、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家庭共济账户、2025年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新生儿参保等十三方面进行了说明。其中,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安全,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支出2.97万亿元,结余0.47万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取得成效,DRG/DIP改革已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四同药品价格治理目标基本实现,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加大,生育保险政策持续完善,医疗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已建立,药价虚高和药价腐败问题正在受到整治,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得到落实,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加强,医保家庭共济账户意义深远,2025年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将持续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新生儿参保工作取得进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补充
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支持惠民保纳入,与乙类目录谈判同步开展,年内发布第一版,拟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
关键观点2: 国家医保局的工作重点
包括医保基金运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DRG/DIP 2.0方案、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创新药丙类目录、生育保险政策、医疗企业信用评级、药价虚高和药价腐败问题、医保基金预付、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家庭共济账户、2025年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新生儿参保等十三方面。
关键观点3: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运行情况
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支出2.97万亿元,结余0.47万亿元,医保管理质效持续增长。
关键观点4: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取得成效
49个试点城市覆盖参保人员1.8亿人,累计有260万失能人员享受到的待遇,基金支付超过8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30万人。
关键观点5: DRG/DIP改革
改革已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医疗机构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效率提升,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下降,对临床诉求进行了有效回应。
关键观点6: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目标基本实现,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对首次涨价、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
关键观点7: 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
通过集中带量采购节约资金,其中80%用于创新药,推动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支持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观点8: 生育保险政策持续完善
生育保险政策持续完善,全国参保人数达到2.52亿,提高生育医疗费用的保障水平,优化生育保险的管理服务。
关键观点9: 医疗企业信用评级
建立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多数的失信企业能够正视自身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
关键观点10: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通过预付缓解医疗机构的运行安全使用,为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助力,提高医保体系的资金周转效率。
关键观点11: 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加强
持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坚持零容忍出重拳,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构筑起监管的高压态势。
关键观点12: 医保家庭共济账户的意义
推动医保基金更好惠及群众健康,促进人口流动,助推经济发展,实施创新移动优化医保改革。
关键观点13: 2025年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
国家层面将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并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集中采购。
文章预览
前期市场关注度极高的【丙类目录】,今天上午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1、品种上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明显,但是暂时没办法纳入乙类目录的。 2、支持惠民保纳入丙类目录,其他商业保险也支持纳入。 3、丙类与乙类目录谈判同步开展,年内发布第一版。谈判程序和乙类同步。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医保局组织药企与保险公司谈判。 4、优化医保支付政策,不列入自费考核。 5、4月1日开始申报,9月完成调整。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4月1日开始的时候,药品尚未获批的,但是预计5月底之前能获批,也可以申报。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提前: 由于丙类目录要与商业健康保险进行对接,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调整将从4月1日起就要开始申报,9月份完成。同时,为减少行业影响,拟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即企业如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