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新闻奖的审核程序及其重要性,强调新闻工作者需要适应和参与审核工作。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参与审核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同时引用了多个获奖作品进行具体说明。文章分为三部分:介绍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制度设计,对照获奖作品进行学习反思,对照获奖作品发现不足并开展研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新闻奖的审核程序是其重要的制度设计,旨在保证新闻界最高荣誉的质量。
审核工作是必要的,因为获奖作品需要经过严密的程序产生,其中包括对政治标准、舆论导向、语言规范的严格把关。审核过程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考验。
关键观点2: 对照获奖作品进行学习反思是提升新闻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和分析获奖作品,可以发现自己在思路开阔度、题材多样性等方面的不足。这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拓展视野,丰富报道内容,提高作品质量。
关键观点3: 在对照获奖作品的过程中,应重视发现和研究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在报道重点、题材选择、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反映了日常工作中的短板,需要通过改进和创新来解决。同时,也应重视专题研究,结合获奖作品深入探索新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文章预览
作者曹焕荣系第33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副主任、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现任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组长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经过严密的程序产生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审核。中国新闻奖的审核程序始于2014年,到今年整整十年。一件事坚持不懈做十年,不那么容易;反过来说,十年坚持不懈做的一件事,一定非同一般。 一 我有幸连续参加了八年的审核工作。今天,如果有人问, 这项工作有什么必要? 我的回答是守护“两个尊严”:最高奖项的尊严,新闻职业的尊严。 首先,中国新闻奖是国家级奖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代表中国新闻界最高水准,象征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必须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规范祖国语言文字的表率。如果这种“顶格”“天花板”作品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将愧对“中国”二字。导向正确,表达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