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导 读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稳定、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的长度则反映了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 有丝分裂 钟”。端粒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进而导致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致癌转化,可以说,人类健康深受端粒长度的影响,端粒过短或者过长均会引发相关疾病。已有研究发现,端粒缩短与疾病发病率增加和生存率降低存在关联,但这种缩短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以及某些染色体是否比其他染色体受到的影响更大至今仍不清楚。 为测量端粒长度,科研人员目前已开发出各种方法,包括末端限制性片段(TRF)分析、STELA、TeSLA、定量PCR、Q-FISH、Flow FISH以及基于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端粒长度估计等。但由于端粒的重复性和长度等原因,这些传统方法无法解析染色体臂和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