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针对SARS-CoV-2病毒变异体的检测与区分方法,重点讲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贺晓鹏团队通过构建荧光标记的多肽基传感器阵列实现SARS-CoV-2变异株的有效区分。同时介绍了周东明教授在病毒载体设计、新型疫苗研发方面的成就。文章还涉及其他相关的公共卫生和技术背景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SARS-CoV-2病毒及其变异体的检测重要性
SARS-CoV-2病毒的快速突变对公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效调整公共卫生措施和治疗策略需要对不同的病毒变异体进行快速检测与区分。
关键观点2: 当前病毒检测技术的挑战
尽管PCR和抗原检测在病毒遗传特征检测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们无法提供有关表型突变的详细信息。直接检测SARS-CoV-2全病毒颗粒的特征蛋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的直接检测传感技术仍不能满足区分完整病毒突变体的需求。
关键观点3: 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团队的研究成果
贺晓鹏团队通过截取与SARS-CoV-2特异性结合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hACE2)结合域上的关键肽链,构建了荧光标记的多肽基传感器阵列,实现了SARS-CoV-2变异株的区分。这一成果为检测传染性病毒及其突变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观点4: 贺晓鹏教授和周东明教授的简介
贺晓鹏教授在化学生物学专业领域有杰出贡献,周东明教授则在病毒载体设计、新型疫苗研发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两位教授都在各自领域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资金支持。
文章预览
针对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SARS-CoV-2变异体表现出明显的遗传特征和可能改变的表型特征,检测和区分不同的病毒变异体(VOCs)对有效调整公共卫生措施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SARS-CoV-2病毒的检测金标准是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对病毒核心RNA序列进行多次扩增从而实现对病毒的定量分析。还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胶体金免疫层析通过抗体-抗原间的特异性识别实现病毒表面的特定蛋白的定性检测。然而PCR和抗原检测都侧重于目标病毒物种遗传特征,而无法提供有关表型突变的详细信息。鉴于SARS-CoV-2病毒快速突变对公众安全的严重威胁,对不同的VOCs进行快速有效的表型分析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病毒进化过程的理解,为治疗和疫苗接种提供指导。 尽管新一代测序(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