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农杂记
关于土壤、农夫、时代、生命、爱与坚持的食物体系观察笔记。
今天看啥  ›  专栏  ›  食农杂记

耶鲁校园农场的食育有多好玩?

食农杂记  · 豆瓣  ·  · 2018-11-05 00:30

文章预览

十五年前,一群关心食物的耶鲁学生在校方“可持续食物项目”(Yale Sustainable Food Program, YSFP)和学生家长、名厨爱丽丝·沃特斯(Alice Waters)的支持下,将校园北侧一片荆棘丛生的空地变成了朝气蓬勃的农园——“耶鲁农场”(The Yale Farm)。

如今,这片占地1英亩(约6亩)的农园已经成为耶鲁大学的食育基地之一,将农事、厨艺、课程、商业、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尊重与探索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十月中旬一个晴朗的周五,我有幸来到耶鲁农场,跟着YSFP的导师小李(Erwin Li)和老田(Jeremy Oldfield)见识了农场里各种好玩的活动。

最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农场规划。这里分区展现了多种多样的生产模式,既有图右这种典型的蔬菜大棚,也有图左看似荒地、实则长满了巴婆果树、野柿子树、黑莓和草药的小型食物森林。

农场另一侧甚至还用小片区域展示了小麦、玉米等主粮的现代化单一种植。可以看出,设计者有心为来到农场的人们拓宽视野,打破其对“农业”的刻板印象。

正逢周五开放日,师生和公众可以来义务劳动,实践有机生态农业。在我到达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先来了一队女童子军,又来了十几位校女子击剑队队员,小小的农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么多人手,可谓天赐良机。老田热情地打过招呼后,便果断安排他们去给胡萝卜地除草。

一下午,不停有眼睛亮亮的学生来领任务。老田作为农场总管,施展出卓越的统筹力,把接待、除草、堆肥、采收、装箱等杂七杂八的工作布置得妥妥当当。

与此同时,小李正在坡顶的棚子下组织志愿者们烤批萨,为每周五举办的小讲堂“Knead 2 Know”做准备。

在这个活动上,大家可以一边放开肚皮吃热乎乎的炭炉批萨,一边分享各种关于食物的观点和文化。现场还有多才多艺的学生演奏乐器。

批萨由学生们现做现烤,面团上的新鲜南瓜和鼠尾草来自耶鲁农场,甜玉米则来自熟人的农场。出炉后要趁热吃,不然秋风一吹,就把美味带走啦!

大捧紫苏倒挂在棚子下慢慢风干,学生们在长木桌边排排坐。今天的小讲堂上,本校北美原住民文化中心的卡皮欧拉尼(Kapiʻolani)女士介绍了本地原住民的生态种植技术——“三姐妹”种植法(The Three Sisters):

将玉米、菜豆和南瓜种在一起,好处多多。玉米杆是豆蔓的天然爬架;菜豆可以固氮,提升土壤肥力;南瓜用宽大的叶片为土壤遮荫保水、抑制杂草。三种作物互助共荣,宛如姐妹。

绘图:Mother Earth News

卡皮欧拉尼提醒大家,耶鲁校园所在的土地原本属于昆尼帕印第安人(Quinnipiac),他们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世界观,值得现代社会学习。

耶鲁农场上也参照三姐妹法种了些玉米、豆子和南瓜,让师生们以这种鲜活的方式铭记历史,传承智慧。

今秋,三姐妹结出了比篮球还大的“水牛溪”南瓜(Buffalo Creek Squash),属于本地老品种,明艳的橙红色让人挪不开眼。

©YSFP

玉米也多是老品种,例如(上图左起)粗壮齐整的“皮特森蓝”(Jerry Peterson Blue),五彩斑斓的“琉璃石”(Glass Gem),和源自墨西哥的“瓦哈坎绿酒窝”(Oaxacan Green Dent)。

提供老种子的人希望耶鲁农场用新结的种子作为回馈,从而将这些蕴含着历史传统和基因多样性的品种代代留存,发扬光大。

这虽是件好事,却让老田同志在收获季节睡不好觉。因为一不留心,校园里肥硕的松鼠就会顺着半空中的电线跑来,轻松越过围墙,把鲜嫩的玉米啃得一干二净。

我要是松鼠,也控制不住自己 ©YSFP

好在,耶鲁农场不是纯商业农场,这点损失还是能承受的。几位导师的薪资来自校内多个相关项目,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大量年轻力壮的免费劳动力,而农场本身实施资本投入较低的生态农业,日常运营成本不高,基本可以靠在农夫市集上卖菜赚得。

也正因此,耶鲁农场有条件用1/3左右的土地来种植一些性价比不那么高,却极有教学参考价值的作物,从而让志趣各异的学生学者们聚集到农场来,将农业和食物教育融入五花八门的学科中。

比如,通过种植三种小麦,农场把人类学、俄国文学和社会学书本里的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尝得到的实物,让师生走出教室,活用五感,寓教于乐。

怎么做的?

老田非常得意地从谷仓里取出三捆麦子给我看,都是今年刚收的,从左至右分别是单粒小麦(Einkorn)、“乌克兰尼卡”小麦(Ukrainika),和“卡拉”矮杆小麦(Cara)。

单粒小麦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小麦品种之一,有一万年左右的种植历史,麦粒较小,被紧紧裹在麦壳中,脱起壳来非常麻烦。

手握单粒小麦,如果自己是一万年前的古人,要发明些什么工具来给它脱壳呢?会不会有把它带回窝边种种看的冲动呢?研究人类学的学生们,如果能亲自加工、吃下这些活化石,说不定会相当激动。

乌克兰尼卡小麦来自乌克兰,在20世纪初被选育出来,和1860年代东欧地区种植的小麦很像,能长到一人多高。那时农场上仍然有不少牲口,长长的麦秸正好可以喂牛喂马。

与单粒小麦相比,乌克兰尼卡小麦更容易脱粒、脱壳,磨出来的面粉相当高筋,用来做大列巴,顶饱又营养,适合战斗种族的庄稼人吃。

对沉浸在俄国文学中的学生来说,读完《安娜·卡列尼娜》,不仅可以在校内见到托尔斯泰眼中的麦子,还可以挥起大镰刀学列文一边割麦一边思考人生,大概能对人物内心的挣扎有更切身的体会吧!

©YSFP

卡拉矮秆小麦则是由美国农业部于2007年研发出来的新种。因为工业化农场上已经没有了大牲口,麦秆被认为是“无用”的,所以科学家让每棵麦子都只长到膝盖那么高。

其效果是,小麦长在地里像一块平整的桌面,十分便于机械收割。面粉筋度不高,适合做甜点,与现代社会的饮食(坏)习惯相呼应。

食物社会学的学生们看到卡拉小麦,不仅能直观地感受到农业食物体系的工业化,或许也会暗暗想起昨天半夜赶作业时吃下的那块巧克力蛋糕。

用三种小麦勾勒出人类社会的变革,并活用在教学中,这种操作实在令人叹服。作为十几门课程的户外教室,耶鲁农场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对农业和食物的认识,让高材生们不至于五谷不分、轻视农业。

种出菜,摆摊卖 ©YSFP

耶鲁农场是学生和校方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绝大多数活动都是由学生主导、校方支持的。从效果看来,在被绝大多数高校忽视的食农教育方面,耶鲁农场的视野、深度和行动力,都让人印象深刻。

不愧是世界一流大学呀!■

参考资料:

Yale Sustainable Food Program (YSFP).

Lee Jackson. 2011. “Wheat Cultivars for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known author. 1927. “Grain, Trade, and Food Notes”. Macaroni Journal, 8(9):26.

图文 | 晚晴

如欲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