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创新性的体现和创新程度的把握在科研项目申请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文章指出,青年项目需要更高的创新性,而面上项目则更注重研究基础和团队实力。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国自然医学部申报大军猛增引起的内卷现象以及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面临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对创新性的不同要求
青年项目需要更高的创新性,而面上项目则更注重研究基础和团队实力。青年项目的创新度应控制在70%左右,而面上项目创新度不要超过50%,延续性稍微多一些。
关键观点2: 国自然医学部申报大军猛增引起的内卷现象
由于申报人数增加,引起了一系列内卷现象,包括博士、博后经历增多,文章质量要求的提高,预实验要求增多等。
关键观点3: 创新程度的把握
创新程度的把握与预实验相关,过于追求创新可能导致预实验不足,影响项目的实施。科研人员需要对研究课题有清楚的判断,选择申请合适的项目,把握创新的程度。
文章预览
来源:青椒医学 今天遇到一个话题,有粉丝问:如何体现创新性?创新性程度怎么把握? 创新程度的把握和预实验相关,越创新,就越不可能有很多预实验。 预实验越多,创新性程度就变少。就是一场拔河比赛。 青椒老师觉得:合情合理创新,但过犹不及。青年创新性 70% 左右,面上创新比例占到 40% 比较合适。 但是随着国自然医学部申报大军猛增,引起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卷: l 博士、博后经历越来越多,硕士本科那还有什么竞争力; l 申报人的文章越来越好,以前中文能申请到肿瘤口项目,现在?呵呵,中科院 2 区都还不一定能行; l 水刊,预警期刊,低分文章越来越被嫌弃; l 热点蹭的是越来越多,思路天马行空; l 预实验要求越来越多,以前有个趋势和相关性的证明,idea 足够吸引人,青年项目就能资助,现在的竞争体现在各方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