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的内容,提取了关于存款保险、影子银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等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我国银行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的关键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存款保险
《报告》强调了存款保险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金融风险处置职能、扩大资金积累、丰富处置工具等政策措施。
关键观点2: 影子银行监管
《报告》指出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但仍需关注相关产品和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在有效监管下发挥影子银行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推动完善监管严防风险反弹回潮等建议。
关键观点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
《报告》指出央行将围绕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损失吸收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等方面,在做实做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上下功夫,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关键观点4: 银行体系风险抵御能力
《报告》显示我国银行体系风险抵御能力总体较强,但也存在非信贷资产占比较高和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等问题,需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关键观点5: 金融领域其他热点问题
《报告》还涉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利差损风险的应对思路、人身险公司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文章预览
作 者丨唐婧 编 辑丨方海平 图 源丨IC photo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 《报告》 ),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报告》共设有十六个专栏和四个专题,谈及了存款保险、利差损、影子银行监管、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记者还注意到,作为《报告》的作者,央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的组长和成员出现了较大更迭。其中,组长由2023年的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变为另一位央行副行长陆磊,成员也较202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具体来看,最新的成员名单包括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央行办公厅主任刘宏华、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严芳、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李斌、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央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