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外资对中概科技股的投资逻辑变化及中概科技股的新叙事框架。文中指出,中概科技股经历了行情变化、投资者结构变化以及外资投资逻辑的转变。现在外资真心相信AI等新产业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并害怕失去中资科技资产的机会。中概科技股找到了新叙事框架,即投资中国AI市场为核心的投资逻辑。这一轮卷土重来的中概科技股不再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而是更受美股科技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外资对中概科技股的投资逻辑变化
外资最初因看好中国经济的高增速而投资中概股,但经历了风险事件和经济增速下降后,投资逻辑转变为关注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在全球配置中的策略性地位。
关键观点2: 中概科技股的新叙事框架
随着AI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外资开始将中概科技股纳入以AI为核心的投资框架中,将中国视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关键观点3: 中概科技股与港股、美股的关系变化
中概科技股的行情不再代表整个港股的走势,而是更多地受到美股科技股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
关键观点4: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AI等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中概科技股的投资机会将更加丰富,投资者应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和机遇。
文章预览
转载自 | 投资类微信公众号: 思想钢印(ID:sxgy9999) 原标题:外资又相信中概股了吗?跟一些外资管理人聊了聊 1 /5 互联网与硬科技 盘古开天地,开篇下定义,本文所指“中概科技股”,中概+科技,指主要在 香港和美国上市的“硬科技”和互联网公司 ,包括腾讯阿里百度等典型的互联网公司,也包括中芯国际小米联想万国数据等IT制造业公司,现在还包括比亚迪理想地平线机器人等高端制造公司,但不包括传统央国企和农夫山泉海底捞等消费品公司,当然,最核心的仍然是互联网公司。 之所以要作严格的定义,因为这一轮行情,并非是全部中概股或港股的行情,年初到现在,港股几个行业涨跌幅大幅分化: 最好的三个行业是 资讯科技 (+31.9%腾讯小米网易中芯国际联想中兴通讯比亚迪电子地平线机器人万国数据商汤等), 非必需消费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