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普利制药因财务造假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涉及虚假记载、净利润和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股票可能终止上市。此外,公司实控人减持套现,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公司还面临业绩下滑、债务压力加大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普利制药的财务造假事件及其连锁反应,关注其未来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普利制药财务造假及退市风险
普利制药存在大规模虚假财务记载,虚构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涉及金额巨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关键观点2: 公司实控人及高管受到处罚
普利制药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市场禁入等措施。实控人和高管的罚款金额合计超过1400万元。
关键观点3: 公司实控人减持套现
普利制药实控人范敏华夫妇在股价高涨后通过减持公司股票套现至少1.5亿元。
关键观点4: 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曾重仓普利制药,但由于财务造假事件导致股价下跌,损失惨重。
关键观点5:
普利制药业绩下滑,面临偿债压力。国际化业务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债务压力显著加大,短期债务无法被账面货币资金覆盖。
文章预览
因财务造假,普利制药站在了风口浪尖。 1月24日,普利制药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四次风险提示公告。此前,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普利制药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 据悉,1月4日,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指出其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存在大规模虚假财务记载,虚构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10.3亿元、6.95亿元,分别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31.08%和76.72%。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若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公司可转债同步终止上市或者挂牌。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化药制剂企业,普利制药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它曾是中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百强企业、海南省医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