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华网

门牙前的“豁”真是嗑瓜子惹的祸?多年来的困惑终于解开了!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4 09:4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春节期间牙齿保护的重要性,提到了嗑瓜子、用牙齿开瓶盖、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对牙齿的危害以及相应的牙齿保护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嗑瓜子对牙齿的影响

长时间嗑瓜子可能会导致门牙出现‘豁’或凹痕,影响牙齿外观和功能。建议注意牙齿保护,及时修补损伤。

关键观点2: 用牙齿开瓶盖的危险性

用牙齿开瓶盖是非常危险的伤牙行为,容易导致牙齿裂开或断裂。应避免这种行为,小心呵护牙齿。

关键观点3: 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对牙齿的危害

频繁饮用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加速牙齿腐蚀和蛀牙形成。应减少饮用,注意口腔清洁。


文章预览

一到春节,嗑瓜子几乎成了家庭聚会的必备项目。坐在沙发上,与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边聊天边嗑瓜子,似乎是过年期间的一个经典场景。这时,很多人会谈及一个话题:门牙这个豁是嗑瓜子留下的吗? 这个“豁”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对牙齿会有什么影响呢?口腔科医生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问。 1 门牙上的“豁” 到底是怎么来的? 先说答案:其实,很多人门牙上都有这个“豁,这种牙也被称为“瓜子牙”。 长时间嗑瓜子的确会造成“瓜子牙”,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 比如一些外力导致的牙齿破损等。 虽然嗑瓜子本身似乎无害,但长期频繁地进行这一行为,确实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严重损害。 瓜子的外壳坚硬,咀嚼时和牙齿接触的面积却很小,因此施加在门牙切缘处的压强巨大,长时间用力咬开瓜子,不仅容易导致牙齿的磨损,还可能出现不规则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