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消费赛道中的“黑马”小菜园的发展历程,其从安徽铜陵市场起步,采取直营模式进攻新市场,以“好吃不贵”的策略吸引消费者,实现了快速扩张。小菜园的盈利能力强劲,近三年净赚近10亿元。投资方加华资本对其进行了两轮投资,并参与了日常运营和管理。小菜园的成功也得益于其标准化、可扩展的经营模式,以及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消费品牌特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菜园成为消费明星
小菜园在消费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两年的“消费明星”,其营收实力强劲,在短短的三年间净赚近10亿元。
关键观点2: 小菜园的发展历程
小菜园自创立之初就注重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从酒店连锁经营转型为价格亲民的中式餐饮。其创始人汪书高以70后老餐饮人的身份,带领小菜园实现了从安徽铜陵本地市场向周边城市的扩张。
关键观点3: 小菜园的经营模式
小菜园采取了高度标准化、可扩展的经营模式,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其重视上线各种系统,并应用炒菜机器人,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小菜园还采取了门店合伙人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关键观点4: 小菜园的投资方与合作伙伴
加华资本是小菜园的投资者之一,双方的合作不仅是资金的注入,还包括品牌战略的制定、日常运营的参与等方面。加华资本进入后,参与了小菜园的品牌战略制定和落地,帮助完善公司的BI、会员系统,并参与了财务管理等重要环节的面试。
关键观点5: 消费投资市场的变化
在当前消费投资退潮、科技投资火热的背景下,小菜园的成功证明了消费投资依然具有吸引力。投资方应关注消费与科技的关系,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促进。
文章预览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三年净赚10亿元。 作者丨黎曼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这两年消费赛道出现了一匹“黑马”,那就是本月冲击港股IPO的“小菜园”。 小菜园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定位在大众便民餐饮市场的“新徽菜”,其曾于今年1月份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日前再度更新材料。 小菜园被称为这两年的“消费明星”有两个事实。 一,这两年消费投资退潮,但小菜园于2023年逆势完成2轮融资,投资方均是老牌消费PE加华资本。其第二笔5亿元融资,还成为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市场最大一笔,投后估值也达到了100亿元。这在这两年趋于沉寂的消费投资中较为罕见。 二,小菜园有营收实力,其在2021年至2013年三年间净赚近10亿元,在50元-100元的中式快餐领域做到了国内第一。 70后安徽厨师开了623家平价中餐店 小菜园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