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陷入的一种状态——后悔过去、担忧未来,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并提供了调整思维的方法。文章指出,这两种现象源于大脑对安全感的过度需求和过度控制欲,实际造成人们烦恼、焦虑、压力的事物往往并不存在。作者强调接受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并提出四个小技巧帮助调整思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探讨后悔过去和担忧未来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文章分析了人们为何难以摆脱这两种思维困境,指出其根源在于大脑对安全感的过度需求和过度控制欲。
关键观点2: 造成人们烦恼的事物实际并不存在。
文章强调,造成人们烦恼、焦虑、压力的事物往往并不存在,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在等着我们解决。
关键观点3: 接受当下是最好的状态。
作者认为,当下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每一个决定和行动都是基于当下所能做到的最佳选择。
关键观点4: 四个调整思维的小技巧。
作者提供了四个简单的技巧来帮助人们有效地调整思维,包括改变人称法、旁观视角法、榜样对齐法和掌控焦点法。
文章预览
作者:李睿秋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 lxianshengmiao )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你可能会有很多回答,但有一个答案可能是特别容易被忽略、又对我们有着切身影响的,那就是: 全身心地投入在手头所做的事情上,沉浸在它所带给你的反馈和感受之中,体验着「当下」的每一瞬间。 心绪一片宁静,不烦恼,不忧虑,不匆忙,也不操心。 这是一种特别舒服的状态。你会感到跟这个世界融为一体,时间仿佛停止了走动,心灵被满足感充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但这种状态也极其难得。 许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它总会被各种各样的杂念所占满。 要么,是把时针拨向「过去」,不断地涌现起种种遗憾、失败、不如意的回忆,陷入懊恼和自我批评;要么,是把时针拨向「未来」,脑海里浮想联翩,不停地担忧着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