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具身智能的发展背景、关键技术和未来产业方向,以及其对社会的可能影响。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领域,强调智能行为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同时介绍了具身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包括物理智能体、虚拟智能体和增强智能体等类型,并详细描述了技能点背后的技术实现。文章还探讨了具身智能的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政策支持、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利好。最后,文章讨论了关于具身智能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挑战,如失控的担忧、工作的替代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具身智能的概念和发展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领域,强调智能行为源于“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再到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理念在不断发展。具身智能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身体性。这一理念与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形成鲜明对比,推动人工智能从单一的工具智能向更全面、更通用的智能跃迁。
关键观点2: 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
具身智能的实现需要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包括视觉、语音、认知等领域的技术。以灵犀X2为例,它通过视觉语言模型高效整合感知数据,结合深度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算法,实现了类似人类的步态和复杂动作。此外,多模态交互和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精细操作等关键技术也是具身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3: 具身智能的未来产业方向
具身智能被列为未来产业的重点方向,政策、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将向这一领域集中。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链的协同也将迎来新机遇。同时,多场景应用的加速落地是另一个显著利好,具身智能将更快走进医疗康养、工业安全、家庭服务等实际场景。
关键观点4: 关于具身智能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关于人工智能的“失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当前的技术进步仍有其局限性,所谓的“失控”现象更多地是预设算法的高效执行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同时,技术进步也带来了就业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关注如何平衡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
文章预览
最近,一个视频在网上火了:两个 AI,一个替酒店接电话,一个帮人订房间,它们对话后发现彼此都是AI助手,就改用人类无法听懂的语言对话,并顺利完成订单。 这两个 AI助手,就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概念——智能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其中,具身智能首次出现,受到各方关注。 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官网的解释,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作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近日,我国在智能体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3月11日,智元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灵犀X2上线,它除了常规的行走、跑、跳舞外,还会举重、踩滑板车、玩平衡车以及骑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