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于博宏观札记
发布长江宏观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于博宏观札记

【长江宏观于博团队 · 深度】泡沫与应对——日本150年财政四部曲之三

于博宏观札记  · 公众号  · 金融  · 2024-09-18 11:4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为长江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日本150年财政四部曲之三:泡沫与应对——大财政系列10》报告,报告详细回顾了日本从泡沫经济破裂后,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对,并分析了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报告提出,紧货币、紧地产、紧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居民、企业、金融三部门造成剧烈冲击,货币政策虽宽松但效果有限,财政政策则存在摇摆和浪费。同时,报告认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是由于内外需的双重拖累和保守的政治体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紧货币、紧地产、紧财政政策的实施

这些政策共同导致地价、股价暴跌,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企业、居民、金融部门造成冲击。

关键观点2: 货币政策的应对

货币政策以宽松为主,从常规到非常规,经历了从价格型到数量型再到价格型目标的转变。

关键观点3: 财政政策的应对

财政政策宽松与改革交织,经历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但存在摇摆和浪费。

关键观点4: 内外需的双重拖累

外需的下滑和内需的疲软,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5: 保守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主银行制、间接融资体系遮掩了僵尸企业的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对生产效率提升造成拖累。


文章预览

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核心观点 本篇报告是日本150年财政复盘的第三篇,主要对日本泡沫经济及破裂后不同阶段的货币、财政政策应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对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紧货币、紧地产、紧财政政策刺破日本泡沫,并对居民、企业、金融三部门造成剧烈冲击。货币政策的应对以宽松为主,从常规到非常规政策,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价格型、到数量型、再到价格型目标的转变;财政政策的应对则是宽松与改革相交织,经历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更进一步的,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主要是受到内外需的双重拖累,保守的政治体制也对生产效率提升造成拖累。 摘要 刺破泡沫,居民企业金融均受到冲击 紧货币、紧地产、紧财政,日本刺破泡沫。 面对最后发展成泡沫经济的日本经济,日本政府决定开始紧缩金融,抑制经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