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措施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包括术前感染风险评估、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机、尿路制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文章还介绍了相关专家的简介及参考文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预防相关感染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及预后至关重要。
专家强调了感染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包括全身和泌尿外科局部危险因素。
关键观点2: 临床上,泌尿外科医生做手术都会用到抗菌药物,其主要目的是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
治疗性应用是针对患者术前存在的尿路感染,预防性应用是为了预防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
关键观点3: 在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和术前准备时,专家提出了对抗菌药物的具体建议。
包括根据国内细菌谱和耐药状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磷霉素氨丁三醇等。
关键观点4: 尿路制剂的临床应用被提出,专家对此给出了看法和建议。
尿路制剂包括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它们在治疗尿路感染方面非常有效。
关键观点5: 对于术前已存在感染的患者,专家提出了具体的术前准备和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
包括进行尿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并推荐了一些药物如磷霉素、特定头孢菌素等。
关键观点6: 专家还介绍了无症状菌尿患者和有其他症状如尿路感染合并结石的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
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文章预览
编者按 │泌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泌尿外科操作与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于医疗相关的感染(HAI),是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预防相关感染对患者的治疗、生存质量及预后至关重要。CCMTV有幸邀请到 北京同仁医院的乔庐东教授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邵怡教授 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炬教授 ,共同探讨泌尿外科重视术前感染风险评估与抗菌治疗策略,以及相关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并为未来的实践提供指导。 △精彩视频 邵怡教授 临床实践中,泌尿外科医生做手术都会用到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乔庐东教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目的包含两个方面: 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患者术前存在尿路感染,要先通过抗菌药物把目前的感染治疗好,才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