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因生吞鱼胆导致器官衰竭的 two 名患者的故事。其中,吴女士因生吞鱼胆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症状,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紧急抢救后康复。另一患者谢某也因鱼胆中毒被收治,经救治后脱险。文章还介绍了鱼胆的毒性、中毒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鱼胆含有剧毒物质
鱼胆中的胆汁含有多种毒素,如氢氰酸等,毒性极大,加热、烹煮或酒精都无法破坏这些毒素。
关键观点2: 鱼胆中毒的症状及后果
鱼胆中毒后发病迅速,潜伏期短,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随后可能出现黄疸、肝区疼痛、肾功能受损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休克。
关键观点3: 鱼胆中毒的治疗与预防
鱼胆中毒后应立即就医,采取洗胃、催吐等方式清除体内毒物,重度患者应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预防鱼胆中毒需了解鱼胆的毒性,避免听信偏方,宰杀时清理鱼胆,避免胆汁污染。
文章预览
吃一次鱼 竟然就进了医院? 2名患者因生吞鱼胆 导致器官衰竭 春节期间,咸宁的吴女士在制作腊鱼时,就着白酒生吞了一颗鱼胆,不久便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送医后,她的病情急剧恶化,被连夜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图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吴女士已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好在经过紧急抢救,3天后,吴女士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并康复出院。 除夕当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又收治了一例来自武汉新洲的鱼胆中毒患者。年近七旬的谢某因听信鱼胆能治病的偏方,生吞了鱼胆,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接受多次洗胃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他被紧急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医生判断,谢某属于典型的鱼胆中毒引发的急性肝衰竭。经过救治,谢某成功脱险,并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