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白天上课晚上“搬牛”,高校传统亦是学生“独家记忆”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12 22: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四川农业大学的一项校园传统活动:学生搬动雕塑牛并摆出各种造型。这一活动已经延续近20年,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文章讨论了这种自由、开朗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包容和鼓励创新来维持这种氛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经常搬动校园里的雕塑牛并摆放成不同造型,这一活动已成为学校传统。

雕塑牛是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景观的一部分,自2006年放置以来,学生们将其搬动并创意摆放,这一活动得到学校的包容和鼓励,成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2: 高校对学生自由的包容和对创意的鼓励是形成开朗校园风气的重要因素。

学生通过参与搬牛活动,增加了对学校的身份认同感。学校鼓励学生创新,为他们提供发挥想象力的舞台,这是大学治理智慧的重要体现。

关键观点3: 类似“搬牛”的校园创意活动已成为高校特色化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一些大学通过类似的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标志性传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成为了校友身份认同的密码。


文章预览

高校对学生自由的包容、对创意的鼓励,无疑会成为一种开朗的校园风气,进而影响到每一位学生。 ▲四川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经常把牛摆出各种造型,没事就去“搬牛”,已经成为一项学校传统。图/网络视频截图 文   |  流水 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搬牛”,你见过吗?据九派新闻综合报道,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因“随机刷新两头‘牛’”,引发了热议。 据悉,川农大的大学生们经常将学校的几头雕塑牛搬来搬去,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能够看见它们的身影。1月11日,川农大宣传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学经常把牛摆出各种造型,没事就去“搬牛”,已经成为学校传统。 没事就去“搬牛”,对川农大的学生而言,绝非仅仅是多了份课余时间的消遣,更多了独属川农大学子的共同记忆。看似有些随意的举动,会为每个人身上打上更明显的高校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