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林林柒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定义的、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李普曼 所以这个世界就这样了吗?不啊!我们还有改变生活的想象力呀! 个人公众号:travelmt 过去的历史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且需要更新对过往的理解,让未来可期。
今天看啥  ›  专栏  ›  林林柒

不管有没有来生,今生都容不得无聊

林林柒  · 简书  ·  · 2018-09-20 10:30

文章预览

01

“这样的话,那不是会很无聊?”

这是我看到三毛说她来世想要变成一棵树时,最先的想法。

接着怀疑,怎么可能呢?一生几乎都在流浪的三毛,怎么可能甘愿变成一棵只能在原地呆上成百甚至可能上千年的树?

后来上网一搜,从网上得到的信息是:“可能是网络谣传,类似《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被谣传为泰戈尔的诗句,实为集体创作一样。且原文是一段话,并非一首诗,出自邱琼的小说《这一世木已成舟》。”

原文如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沉默而骄傲,不依靠不寻找,不管这段话是出自三毛自己还是集体所创,我想这都是对三毛最美好的祝福。

02

但即使一半可以在风中飞扬,一半能够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在我眼中,都敌不过还有一半,要在尘土中站成永恒的无聊。

即使无需再体会悲欢离合的人间,即使终于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姿态,即使终能闲适地看着元卷云舒,花开花又落,但一旦要看上千百年,就另当别论了……

就像小时候,看到路边的一颗石头,我很庆幸它没有感觉,即使没有感觉还硬邦邦的,因为它只能呆在原地,如果要离开到下一个地方去,不是被人们用脚踢着走,就是要被风刮,被水冲,有时从路边被冲进湖底,一待便是沧海桑田了。也就意味着永恒的无聊。

03

在手机和wifi已然成为生活必需品的现代,很难想象古代的人们是怎么度过没有电,没有网,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无聊的时光。

也许仅仅为了生计,就占去了他们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完全没有时间去无聊。

也许就像魏晋时期的闲人雅士,拖着木屐,到处游山玩水,集会畅谈,怎会烦闷无聊?

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所述——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但现代人能随时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的极少了,大多数是度过了漫漫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回到出租屋里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刷手机,还有力气的那就吃吃鸡……总之,无聊到连kill time(杀死时间)这样的词都有了……

节目《嘿,哲学》里说:

无聊的反义词并不是有趣,而是意义。无聊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习惯它了。”

04

《如果有来生》里继续畅想——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对于永恒,王羲之感叹道——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不知当后人看到我们如今无聊的生活会作何感想。

不知化作树的三毛,是否真的如她所愿,每一次相遇,都能化作永恒。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