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当前,国内储能企业正加速向海外布局,探索新增长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走出去”时,储能企业需要进一步通过与当地企业加强合作、适应当地文化及消费习惯等,融入当地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寻求海外新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储能产业出海“浪潮”高涨,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等企业相继签下GWh级别大单,产品类型涵盖电芯、储能系统。与此同时,多家企业也积极通过海外建厂或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布局。 7月15日,阳光电源与沙特能源企业AlGihaz签署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7.8GWh;6月19日,海辰储能宣布与美国JupiterPower签署合作协议。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订单规模超过80GWh,其中海外订单签约规模超过50GWh。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品出口形势逐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