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观察者网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观察者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22 12: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科研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全球首个大规模量子纠缠簇态,而微软则声称创建了拓扑量子比特。报道还提到了两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和各自采取的不同方法,以及量子计算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研究团队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填补了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

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光量子芯片技术难题,创新性发展了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调控技术,实现了确定性、可重构的纠缠簇态制备,并得到了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的高度评价。

关键观点2: 微软研究团队声称创建了拓扑量子比特,但科学界对其成果存在质疑,认为其公布内容“操之过急”,缺乏确凿证据。

微软在其网站上宣称其研发的芯片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突破”,但一些审稿人和专家对其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该研究团队过早地公布了研究成果,且论文中存在用词误导和含糊不清的情况。

关键观点3: 中美两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自采用不同的技术路径,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除了中国和微软的研究进展外,全球范围内的量子计算竞争还包括谷歌等科技巨头取得的突破。量子计算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各国都在积极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开发。


文章预览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全球争夺量子霸权的竞赛愈演愈烈,中美两国的研究团队在本周出版的权威同行评议期刊《自然》上各自宣布了重大研究成果。” 香港《南华早报》2月21日报道指出,当北京大学和山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全球首个大规模量子纠缠簇态之时,微软的一个研究团队则声称已创建了拓扑量子比特,这通常被视为该技术发展的“圣杯”(holy grail)。 报道形容,作为当今这场“芯片战”的两大阵营,中美双方在同一天宣布取得了科研突破和质的飞跃。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两大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所揭示实现稳定且无错误的量子比特(qubits)的方法和路径,则是完全截然不同。 不仅如此,在两方论文同时发表后,所得到的评价也不相同。中方研究团队通过扎实的实验验证,填补了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的空白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