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某行车记录仪的辐射超标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了辐射超标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首先描述了测试时出现的问题和辐射测试数据,然后对辐射源头进行了分析,接着解释了辐射产生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处理措施并进行了思考和启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问题描述
行车记录仪测试时发现辐射超标,具体频点是84MHZ、144MH、168MHZ。
关键观点2: 辐射源头分析
产品只有一块PCB,上有12MHZ的晶体。超标频点恰是12MHZ的倍频,分析认为144MHZ超标点与晶体有关。
关键观点3: 辐射产生的原理
晶体位于PCB边缘时,与参考接地形成容性耦合,导致寄生电容和共模辐射。晶体在PCB中间时,大部分电场控制在晶振与工作地之间,辐射降低。
关键观点4: 处理措施
将晶振内移并敷铜,修改后的测试结果显示辐射发射明显改善。
关键观点5: 思考与启示
高速印制线或器件与参考接地板之间的容性耦合会产生EMI问题,敏感部件布局在PCB边缘可能产生抗扰度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在印制线边上布一根工作地线并通过过孔与工作地平面相连。
文章预览
一、问题描述: 某行车记录仪,测试的时候要加一个外接适配器,在机器上电运行测试时发现超标,具体频点是84MHZ、144MH、168MHZ,需要分析其辐射超标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辐射测试数据如下: 二、辐射源头分析: 该产品只有一块PCB,其上有一个12MHZ的晶体。 其中超标频点恰好都是12MHZ的倍频,而分析该机器容易EMI辐射超标的屏和摄像头,发现LCD-CLK是33MHZ,而摄像头MCLK是24MHZ; 通过排除发现去掉摄像头后,超标点依然存在,而通过屏蔽12MZH晶体,超标点有降低,由此判断144MHZ超标点与晶体有关,PCB布局如下: 三、辐射产生的原理: 从PCB布局可以看出,12MHZ的晶体正好布置在了PCB边缘,当产品放置与辐射发射的测试环境中时,被测产品的高速器件与实验室中参考接地会形成一定的容性耦合,产生寄生电容,导致出现共模辐射,寄生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