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敦煌吐鲁番道教文献的深入研究,涵盖了文献的拾补、写本形态及复原、层累文本的生成与演进、据目造经的中古道经生成方式、佛道关系视域中的敦煌道教文献研究、道教文范研究以及文献与语言文字研究等多个方面。文章对敦煌吐鲁番道教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这些文献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对佛道关系、道教经文生成和演进的影响。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这些文献在汉语史、文字研究及校勘方面的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敦煌吐鲁番道教文献的拾补与叙录
对敦煌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道教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包括文献的标题、作者、内容等,并对文献的保存状态进行了评估。
关键观点2: 敦煌道经写本形态及复原研究
对敦煌地区发现的道教经文写本进行了形态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复原方法和意义。
关键观点3: 层累的文本:中古道经的生成与演进
深入研究了中古时期道教经文的生成与演进过程,探讨了不同经文之间的关联与相互影响。
关键观点4: 据目造经:中古道经的一种生成方式
分析了中古时期道教经文的一种生成方式,即根据目录编造经文,以及这种生成方式在道教文献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5: 佛道关系视域中的敦煌道教文献研究
从佛道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敦煌道教文献对佛教文献的因袭与扬弃,以及它们在佛道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6: 敦煌道教文范研究
研究了敦煌道教文献中的文范,包括斋文的生成与演变,以及它们在道教仪式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7: 敦煌道教文献与语言文字研究
探讨了敦煌道教文献在汉语史、文字研究及校勘方面的价值,以及它们在语言文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预览
中古史中心|荐读 郜同麟《從敦煌文獻看道教齋文的生成與演變》 閱讀導引 一、早期靈寶齋儀中並無讀詞的環節 二、齋詞是由早期靈寶齋在啓請中所宣讀的“投辭”演化而來 三、投辭到齋詞的轉變 四、P.3562v所載道教齋文的基本結構 五、傳世道教齋文的結構 六、齋詞、醮詞與青詞 小結 唐代以後的道教齋會儀式中往往要讀“詞”,這種“詞”主要用來向監臨齋會的各路神仙説明齋會的原因、目的等,文獻中一般稱這種“詞”爲齋文或齋詞。敦煌文獻和傳世文獻中都有不少文章與道教齋文的形式和内容相近,如敦煌文獻中的P.3562v、P.4053[1]、羽72b[2]、BD15423[3]及P.3556v[4]等幾個寫卷,杜光庭《廣成集》卷四卷五、崔致遠《桂苑筆耕集》卷十五、李商隱《樊南文集補編》卷十一等文獻所載“齋詞”或“齋文”,白居易《上元日歎道文》[5]、沈亞之《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