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国内连锁酒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同质化竞争、客户结构变化、加盟商与酒店集团之间的矛盾等。文章指出,随着旅游消费和旅客结构的变化,酒店集团的供给未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业绩下滑。同时,连锁酒店纷纷进军下沉市场和海外布局,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酒店集团需要调整战略,加强差异化供给,同时平衡加盟商与酒店集团之间的利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同质化竞争加剧
国内连锁酒店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房间装潢和功能区过于相似,导致价格战和消费者流失。
关键观点2: 客户结构变化
随着旅游消费和旅客结构的变化,休闲散客群体崛起,而商务出行需求减少,酒店集团需要调整客户策略。
关键观点3: 加盟商与酒店集团矛盾
加盟商依赖OTA平台揽客,而酒店集团希望控制会员权益和价格,双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关键观点4: 酒店集团战略调整
酒店集团开始调整战略,加强差异化供给,平衡加盟商与集团利益,适应市场需求。但面临着成本上升、客户分流等挑战。
文章预览
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文 | 周霄 谭鸠云 编辑 | 付晓玲 慕沐 曹宾玲 来源 | 表外表里 (ID:excel-ers) 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 头图来源 |视觉中国 高价酒店风“刮走”了,至少从产品来看是这样。 过去六七百一晚的连锁酒店,现在降到“278住三天两晚”“春节元旦不加价”了。 不仅卷房价,服务也是“加量不加价”:延迟退房成为标配,会员用券可以“花一天房钱,住两天酒店”;健身房、咖啡厅等也逐渐每家必备,3星的价格能享受5星的服务。 从涨价“有恃无恐”到“终于老实了”,原因并不复杂,就是酒店房间卖不动了。 数据显示,锦江2024Q2的OCC(入住率)同比回落5.53%,华住2024Q3同比回落1.16%,首旅则连续三季度同比下降。受此拖累,三家连锁酒店的收入、利润均出现了增长乏力。 基于此,OTA成了酒店业绩不好的“借口”,前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