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助研空间

孙明道,徐义刚等-EPSL:燕山科学钻探辽西九佛堂组年代学研究最新进展

助研空间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22 14:26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学者在辽西九佛堂组年代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期刊上。研究团队通过科学钻探获取了九佛堂组岩芯,确定了凝灰岩的时代,揭示了热河生物群演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联。研究提升了深时地球研究的时间分辨率,对理解早白垩世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团队在辽西九佛堂组取得的新进展

包括确定凝灰岩的时代、揭示大洋缺氧事件和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九佛堂组底部和顶部记录的事件沉积特征等。

关键观点2: 九佛堂组的重要性

九佛堂组记录了热河生物群晚期的面貌,是热河生物群最繁盛的时期,其研究对于理解早白垩世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3: 研究的意义

本次研究证实了湖相沉积能够可靠记录全球碳循环扰动,有助于理解早白垩世气候变化,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热河生物群演化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


文章预览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明道副研究员、徐义刚研究员等学者合作,在辽西九佛堂组年代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ponse to Early Cretaceou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 calibrated, high-resolution Aptian record from Northeast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燕山科学钻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聚焦华北克拉通热河生物群富集层位,开展全取芯钻探与沉积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研究,旨在重建热河生物群期间古气候古环境变化,高分辨率标定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层位,揭示陆地生物灭绝、进化、迁徙的时间节点和深部过程控制机制。     辽西九佛堂组记录了热河生物群晚期,也是热河生物群面貌最繁盛的时期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