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抖音平台上的两个话题:一是关于账号发布不当获利内容的现象,二是关于公共场合教育孩子的问题。文章指出打击这种现象的意义不大,并呼吁更关注带货视频中产品的合规性。同时,文章讨论了公共空间遇到无法自控的孩子的问题,并强调个体承受代价的必要性。最后,文章批判了呼唤“判官”的心理,呼吁正视复杂社会并抱持理性和文明的态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抖音平台打击不当获利现象的意义有限
文章认为,抖音平台打击某些账号利用人们认知差异获利的现象意义不大,因为这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运转必须承受的代价。相反,更应该关注带货视频中产品的合规性。
关键观点2: 公共空间遇到无法自控的孩子需个体承受代价
文章指出,在公共空间遇到无法自控的孩子是成年人可以预见的有概率发生的事情,承受与治理是两种选择。个体案例的成功不具备示范性,成功的建立在摆布不具备行为能力的客体身上是有害的。
关键观点3: 呼唤“判官”的心理是对复杂社会的巨婴心态
文章认为,呼唤“判官”的心理是无法正视复杂社会的巨婴心态,是对“失去”的锱铢必较,是对理性和文明的不抱期望。
文章预览
抖音的朋友找我聊个话题。 说他们最近打击了一个「不当获利」的现象——有账号先是发布「拌好的肉馅大家都不要吃」的相关内容,随后便发布带货视频。 我说这事能夸,但意义不大。 理由是,如果我们把抖音当成是社会镜像的话,有些账号利用人们认知的参差获利导致一些「傻子」受损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 这是社会运转必须承受的某种代价,各自为认知买单。你愣说它不科学、以偏概全,没毛病,可若是花精力去打击,就太不经济了。 我更想听到的是——你带货视频里带的「货」是不是合规的,这是有硬标准可对照衡量,可快速证实与证伪的。 这是可把握的「兜底」选项——人不至于没命了。 打个比方——我爸妈通过短视频买了某款产品,我明知道他们被「忽悠」了,甚至觉得他们被忽悠了也正常,几十年的认知如此。可产品没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