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上海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情况。改革的核心是使企业需求直接进入高校改革的整体设置、实施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文章提到了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具体做法,包括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调整、招生的改变、与企业的合作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改革核心
使企业需求直接进入高校改革的整体设置、实施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需求的精准对接。
关键观点2: 高校具体做法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改变招生方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人等。
关键观点3: 产教融合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需要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把真实工业场景搬进校园,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机制。
关键观点4: 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
在教师评价机制方面,更加突出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效评价,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业绩和实践教学水平等进行考核,修订现有职称评审制度文件。
文章预览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这次改革的核心是,让企业需求直接进入高校改革的整体设置、实施过程中。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 《解放日报》头版刊发重点报道 一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的成员名单中,6位来自企业,3位来自高校。这是上海电机学院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名单给人最深的印象。昨天,上海启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正转变办学理念,探索让教育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5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理工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调整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