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两家创新药公司的发展历程,它们分别选择成为Big Pharma的路径和策略,以及各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百济神州主要聚焦国际市场,信达生物则更注重国内市场。文章还探讨了创新药企和Big Pharma的商业逻辑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的发展路径
两家公司都致力于向Big Pharma转型,但发展路径不同。信达生物聚焦国内市场,通过开发生物类似药和强化商业化网络来增强竞争力;百济神州则主要冲击美国市场,构建全球商业化团队,希望成为中国药企进入美国市场的桥梁。
关键观点2: 信达生物与百济神州的策略差异
信达生物重视国内商业化能力,通过与国内药企合作增加国内合作伙伴,而百济神州则更注重国际市场的拓展,构建全球商业化团队,期望通过自研和引进药物拓展美国市场。
关键观点3: 创新药企与Big Pharma的商业逻辑差异
创新药企注重创新,而Big Pharma更关注运营能力和利润。信达生物和百济神州的不同路径反映了这一差异,前者更注重国内市场稳定发展,后者则寻求国际市场的更大想象空间。
文章预览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几乎有着相同的起点。 在“创新药”概念尚不普及的2010年,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先后成立,共同聚焦于潜力无限的PD-1靶点。后续研发过程中,两家公司临床进展顺利,信迪利单抗(达伯舒)和替雷利珠单抗也均取得了商业化的成功。 凭借PD-1预期,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均在2018年登陆港股市场,成为中国第一批受益于18A政策的创新药公司。 研发能力是创新药企的立根之本,这一点上两家公司都向市场证明了自身的科研实力。但无论是百济神州,还是信达生物,它们均不满足创新药企的定位,而是致力于向Big Pharma(大型制药公司)转型。 尽管两者有着共同目标,但发展路径却是迥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故而尽管起点近似,不同的预期与估值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