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最新研究发现,利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和分布构建的土壤年代模型,可以更准确计算出不同深度土壤的汞积累速率。研究揭示了土壤吸收和积累大气汞污染的机制,并指出土壤表层和深层汞积累存在差异性。这项研究为全球汞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由《自然通讯》杂志发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利用放射性核素测年技术测量土壤汞积累速率
研究人员采用全新的“自下而上”方法,利用土壤中铍-7、铅-210、镅-241等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和分布,构建了精确的土壤年代模型,以此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的汞积累速率。
关键观点2: 土壤对大气汞的吸收和积累效率高于预期
研究发现在北极、温带和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汞积累速率均呈现出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与历史大气汞排放记录高度一致。此外,深层土壤的汞积累速率高于表层有机质层。
关键观点3: 土壤表层和深层汞积累的差异性及机制
部分汞可能通过气态元素汞的挥发和淋溶作用从表层土壤向下迁移,并在深层土壤中被有效地固定。揭示了土壤中汞的迁移和固定机制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迁移密切相关。
关键观点4: 论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项研究首次利用放射性核素测年技术直接测量了土壤汞积累速率,为评估全球土壤汞储量和循环通量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为制定有效的汞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揭示了土壤在吸收和固定大气汞污染方面的关键作用。
文章预览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最新论文,利用土壤中铍、铅、镅等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和分布,构建了精确的土壤年代模型,并以此计算出不同深度土壤的汞积累速率。 研究发现土壤对大气汞的吸收和积累效率远高于预期,并且 土壤表层和深层 的 汞积累显示差异性 。该研究 揭示了土壤吸收和积累大气汞污染的机制,为全球汞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汞是一种剧毒重金属,通过大气传输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森林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吸收大气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土壤作为最终的汞“沉淀池”,其吸收和储存汞的效率一直存在争议。 以往的研究主要依靠测量大气汞通量来估算土壤汞积累量,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往往忽略了土壤内部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导致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