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高新中学改扩建设计,包括浮动校园的设计和低碳校园的理念。主要讨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通过设计创建一个更加自足的韧性校园,包括建筑的体型策略、景观系统和功能布局等方面的考虑。文章还提到了旧建筑的激活和提升,以及如何在校园中融入自然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大胆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设计背景与理念
面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设计旨在创建一个更加自足的韧性校园,通过优化建筑、景观和功能布局,应对高碳生活方式挑战。
关键观点2: 建筑体型策略
设计寻求最为多孔的体型,形成立体开放内外渗透的空间格局,以应对多变的气候条件。创造非空调式和可转换区,减少空调制冷需求。
关键观点3: 景观系统改造
将硬质铺装转化为可下渗地面,校园海绵使用下凹设计,增加调蓄雨洪能力。雨水花园展示自然水循环,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
关键观点4: 功能布局优化
保留原有教室,新建综合体承载更多灵活性和公共功能的空间。中央轴线成为新旧建筑共用的动线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活动区域。
关键观点5: 可持续与低碳设计
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如屋面绿化和太阳能光伏板的应用。通过设计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文章预览
© reMIX FLOATING:西侧的扩建主体被设计为一个极度多孔通透的体型,漂浮在有如海绵般的自然在地面之上。提供上下多层运动地面的同时,允许更多的雨水可以自然地下渗。FLOWING:以最小干预的方式对旧建筑进行激活和提升,新旧之间的各种空间与功能彼此流动渗透,互联互通,织补起一个协调连续的整体。 感谢 临界工作室 对gooood的分享 ▲方案视频 © reMIX 2023年夏天,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无论是五月温度爆表的深圳,还是七月气温频频突破40度的北京,越来越让我们意识到,气候变化不再是抽象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直接影响你我的生活现实。一方面,国家在全力推进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个人的生活方式仍然非常“高碳”。 在高新中学的踏勘调研中,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自上而下的低碳愿景和自下而上的高碳日常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