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团队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无人机和高分卫星影像数据的稀树草原遥感识别方法,并首次生成了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稀树草原主要分布于科尔沁沙地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中东部和大兴安岭南麓区域,总面积为3.27×10^6 ha。类型主要为榆树稀树草原、栎树/槭树稀树草原和灌丛稀树草原。该成果为制定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政策提供了精确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的空间分布和范围图的明确对于荒漠化防治和植被恢复至关重要。
文章介绍了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及其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全球陆地净初级生产力和碳汇的年际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2: 卢琦团队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无人机及卫星影像数据的新方法,以准确快速识别区域稀树草原分布。
文章详细描述了研究团队采用的新方法,包括其技术流程、特点和优势,以及与其他数据产品的对比结果。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表明,稀树草原主要分布于科尔沁沙地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中东部,并给出了其地理分布、降水和土壤空间特征。
文章提供了关于稀树草原的分布、类型、覆盖度、降水和土壤等详细数据,并强调了这些数据对于制定保护和恢复政策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新方法在识别稀树草原上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方面表现出高精确度,总体精度为0.88,平均精度为0.85。
文章强调了新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方面的应用前景。
文章预览
温带稀树草原分布广泛,是我国开展东部沙地生态恢复的理想目标,但其分布和面积尚未明晰。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团队,提出一套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无人机和高分卫星影像数据的稀树草原遥感识别方法,首次生成了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空间分布图 。研究发现,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集中分布于科尔沁沙地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中东部和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区域,总面积为3.27×10 6 ha。稀树草原类型主要为榆树稀树草原、栎树/槭树稀树草原和灌丛稀树草原。该研究成果为制定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政策提供了精确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稀树草原在全球陆地净初级生产力和碳汇的年际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分布于中国北方沙地的温带稀树草原因其独特的树草共存景观逐渐受到关注。其显著特征其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