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作者从银行辞职后转至高校行政工作的经历,通过对比银行与高校工作的不同,反思并挖掘了银行工作经历中的有价值部分,包括技能训练、指标数据管理、统筹思维、制表能力、抗压能力等,以及在高校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些能力提高协作效率和应对工作压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感到在银行工作缺乏竞争力,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没有积累价值。
作者描述了从银行辞职后转至高校工作的经历,并意识到自己在银行的工作并非毫无价值。
关键观点2: 银行工作的技能训练提高了作者的数字录入速度和准确性。
作者提到了每日的重复技能训练如计算器的数字盲打练习,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字录入任务。
关键观点3: 银行工作的指标数据管理经验锻炼了作者的统筹思维和制表能力。
作者指出在银行的指标数据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信息并高效协作,这锻炼了作者的统筹思维和制表技能。
关键观点4: 作者具备抗压能力,能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保持工作效率。
作者对比了银行与高校的工作压力,并指出其在高校工作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效和积极心态。
关键观点5: 作者认为经历都是有价值的,没有白花的时间。
作者总结了经历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从过去的经历中总能有所收获。
文章预览
来源:小红书博主— 散人散语 从银行辞职之后,我一度觉得自己这些年好像没有积累任何有用的工作经验,每天做着再基础不过却又费时费力的杂活,在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招聘要求里动不动就是三五年相关专业经验,直接止步简历大关。 但 从银行裸辞到高校行政工作一段时间后我突然发现 ,银行的工作经历好像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日复一日的技能训练,尤其是计算器的数字盲打练习,遇到需要录入数字的环节,别的同事用一指禅边看边敲一分钟,我可以用几秒钟快速搞定,并且准确率100%。 大量的指标数据管理工作,多线并行,每天被无数个人催催催,却不知不觉锻炼了我的统筹思维和制表能力。恰好最近学校在做一个大项目,需要各部门各岗位高效协作,但大家因为任务和ddl不明确,整体进展缓慢。 身为前银行人,我的指标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