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返朴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返朴

伟大科学发现究竟出于偶然还是必然?

返朴  · 公众号  ·  · 2024-11-08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科学发现与创新过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文章提到一些籍籍无名的科学家能在创新方面走得更远,因为他们能够摆脱既有知识的束缚。与此相对,巨人的思想可能更局限于现有的知识和习惯框架内。文章通过历史事例探讨了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并指出运气可能只是加速了必然性的发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偶然发现和创新的不可预测性

文章通过本尼迪克特和烧瓶的故事引出偶然发现的重要性,强调新发明和新发现并非总是通过预先的计划和设计来实现。

关键观点2: 重大发现的必然性

文章指出所有重大发现都有其必然性,只要理论和技术方面时机成熟,迟早会有人开创新天地。

关键观点3: 科学发现的趋同发展

文章通过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自然选择进化论为例,解释了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趋同现象,即不同研究团队面对相似的选择压力,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4: 运气和必然性的关系

文章强调运气只是加速了必然的发生,科学发现并非纯粹的偶然,而是基于累积的知识和经验。

关键观点5: 无名科学家与巨人的差异

文章指出无名科学家往往能够摆脱既有知识的束缚,进行更远的创新和探索,而巨人的思想可能更容易受到既有知识和习惯的局限。


文章预览

加 星标 ,才能不错过每日推送!方法见文末插图 一些籍籍无名的科学家能比巨人看得更远,更能开辟新的知识领域——这绝非巧合。可以这么说,巨人的思想更容易被既有知识束缚,局限于既有的习惯、研究问题和方法的框架中。 撰文   |  莫·皮耶瓦尼(Telmo Pievani) 编译   |  桨笃绘 时间回到20世纪初,法国化学家 (兼艺术家和设计师) 爱德华·本尼迪克特 (Edouard Benedictus) 某天在实验室里工作,中途不慎让一个烧瓶掉到地上——但事故中的烧瓶并未破碎飞散,虽然裂了,各部分却仍粘在一起。 本尼迪克特对此很感兴趣,深入研究后发现,烧瓶内有一种火棉胶溶液,溶剂蒸发后,留下一层薄膜沉积于玻璃表面,因此碎片能粘一起。化学家把东西放入柜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发明了防碎玻璃。后来汽车市场创造了一个已经找到答案的问题,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