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微信聊天中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包括亲昵的称呼、文字讨好症等现象,以及如何通过夸张、重复与堆叠等方式在微信中表达思想和情感。文章还介绍了语言通货膨胀背景下如何好好说话,以及语言通胀和社交表演的关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微信聊天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
文章讨论了微信聊天中语言通货膨胀的现象,包括使用亲昵的称呼、文字讨好症等。这种现象是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无法当面通过肢体和语调等传达情感的补充表达方式。
关键观点2: 语言通胀和社交表演的关系
文章介绍了语言通胀和社交表演之间的关系,指出夸张、重复与堆叠等表达方式成为社交表演的一部分,有助于消解个体对交流的焦虑情绪。
关键观点3: 如何在语言通货膨胀背景下好好说话
文章指出,在语言通货膨胀背景下,好好说话的方式包括使用夸张、重复与堆叠等表达方式,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真诚和尊重对方的感受。
文章预览
效率至上的现代人,讲究长话短说。 但在微信里,语言通货膨胀已先来一步: 纸短,话长 。 1 都说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毕竟在微信里,身份都是别人给的,即使初次相见,一不小心也会成为网友的亲密爱人和自己人。 发明“宝宝”这个词的人真是天才,两个字就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但是,据不科学不完全统计,80% 的“宝宝”开场,都扮演了“喂”和逗号的角色。我们可以是宝宝关系,意思是可以叫宝宝但是没关系。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以下称呼。对面叫你“帅哥”或“美女”,没别的意思,不是指颜值,就是区分一下性别 say 个 hi 。对面称呼你为“家人们”或“姐妹们”,更没别的意思,就是喊你出来吃个瓜,让你好好听讲罢了。 2 在微信聊天中,称呼的膨胀往往开篇即定调,情绪的膨胀却总是如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