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深圳市罗湖区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情况。原对外贸易部和原铁道部共同开创的“三趟快车”是罗湖历史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成为仓储重地并转型为现代物流业。近年来,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存量空间挖潜和提质改造等方式,新增产业空间,推出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罗湖区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知识资本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改变城市的地面形态的背后是正在进行产业的“二次开发”。罗湖区提出了发展“2+2+N”产业战略,加大力度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战新产业,以及低空空天、细胞基因两大未来产业。越来越多的战新企业在罗湖扎根落地,构建了更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同时,罗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提供政策支持和搭建各类创新平台等方式,为战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罗湖区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现状
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和存量空间挖潜,新增产业空间,推出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知识资本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改变城市的地面形态的是产业“二次开发”的结果。
关键观点2: 罗湖区提出的“2+2+N”产业战略
罗湖区明确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战新产业,以及低空空天、细胞基因两大未来产业,构建更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关键观点3: 罗湖区对创新企业和战新产业的支持
罗湖区设立产业基金、提供政策支持和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为战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罗湖的耐心资本池子和产业基金的投资为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持。
文章预览
作者:张晓慧 编辑:孙超逸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晓慧 摄 在深圳罗湖,清水河的深圳工业站里,停着两辆饱经风霜的火车头。 (图/罗湖发布) 1962年,原对外贸易部和原铁道部共同开创编号为751、753和755的三趟快车,分别从上海、郑州和武汉始发,专门运输猪牛羊等鲜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被形象称为“三趟快车”。 上世纪90年代,每天由内地经深圳运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场供应量的99%以上,冻肉水产、瓜果蔬菜等占一半以上。港澳同胞将“三趟快车”亲切称为“生命线”。直到2010年,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三趟快车”圆满完成使命,光荣退役。 “三趟快车”在内地的最后停靠地,都在清水河畔。铁路沿线的——笋岗-清水河片区也成为了仓储重地。 “三趟快车”退役后,清水河畔的仓库区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并在仓储的基础
………………………………